镍产品龙头上市公司有哪些?(2023/7/29)
2023年镍产品概念股有:
盛屯矿业:7月28日收盘短讯,盛屯矿业股价15时收盘涨2.77%,报价5.190元,市值达到162.53亿。
从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,最高为2021年的10.27亿元。
公司看好三元电池及高镍,公司印尼友山镍业3.4万吨镍金属量高冰镍项目生产产品为目前为镍铁,后将根据实际情况生产至高冰镍。印尼盛迈镍业4万镍金属吨高冰镍项目将直接产出高冰镍产品。国内贵州新能源一体化项目,直接供应给下游电池材料,电池材料对镍品质要求较高。
杉杉股份:7月28日收盘最新消息,杉杉股份昨收14.97元,截至下午3点收盘,该股涨1.2%报15.150元 。
杉杉股份从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,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为341.6%,最高为2021年的33.4亿元。
2018年3月开始公司宁夏7200吨高镍产线已陆续投产,预计2018年公司高镍产品销售占比会大幅提升。
容百科技:7月28日收盘消息,容百科技今年来涨幅下跌-47%,最新报48.300元,成交额2.33亿元。
从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,容百科技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为152.02%,最高为2022年的13.53亿元。
公司主要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的研发、生产和销售,主要产品包括NCM523、NCM622、NCM811、NCA等系列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。公司成为国内首家实现高镍产品(NCM811)量产的正极材料生产企业,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连续多年国内第一,与宁德时代、比亚迪、LG化学、天津力神、孚能科技、比克动力等国内外主流锂电池厂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。公司2020年已有三元正极产能约4万吨,2020年下半年启动新一轮产能扩建计划,通过湖北、贵州、韩国三大制造基地扩建产能满足市场需求,预计2021年底产能达到10万吨以上。公司中长期产能规划包括湖北五期年产8万吨锂电高镍正极材料项目,预计2022年建成并投产;贵州年产10万吨锂电高镍正极材料生产线二期及后续项目,预计2024年前完成投产,二期1.5万吨于2021年内完成;韩国全资子公司JS株式会社规划2025年建成总产能7万吨/年高镍正极材料生产产线,一期建设2万吨/年。
合纵科技:7月28日消息,合纵科技最新报4.680元,涨0.86%。成交量1042.85万手,总市值为50.17亿元。
从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,最高为2021年的1.06亿元。
参股公司天津茂联镍的年产能为1.6万金属吨,包括电解镍和硫酸镍两大类产品,其中硫酸镍产品主要应用于锂电池行业。
格林美:7月28日收盘最新消息,格林美5日内股价上涨2.15%,截至15时收盘,该股报6.990元涨0.58% 。
从格林美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,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为77.24%,最高为2022年的12.96亿元。
公司作为全球新能源电池材料制造领域的领先企业,是全球三元前驱体制造领域能够大规模制造NCA&NCM全系列产品的少数企业,8系以上高镍产品出货量占比50%以上,主流供应三星供应链、ECOPRO、宁德时代、LGC等全球行业知名客户,销往全球头部动力电池企业供应链的三元前驱体占总量的70%以上。公司围绕打造“电池回收—原料再造—材料再造—电池包再造—新能源汽车服务”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,已与180多家车企、电池企业签订了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处理协议。公司三元前驱体已形成13万吨/年产能,四氧化三钴已形成2.5万吨/年产能;2021年,三元前驱体产能扩容至18万吨/年,力争达到20万吨/年,四氧化三钴产能达到3万吨/年;至2025年,三元前驱体达到40万吨、四钴达到35000吨、动力电池回收达到25万吨以上(2021年4月)。目前,公司在废旧动力电池拆解与综合利用领域,建成武汉、荆门、无锡三条废旧动力电池包绿色拆解线,年可处理废旧动力电池包25万套。公司2021年4月表示,正在取得对印尼项目的控股权,已经锁定未来50万吨金属镍的资源量。公司于2020年2月19日晚间披露2019年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(修订稿),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不超过82992.68万股,募集不超过300000万元用于绿色拆解循环再造车用动力电池包项目、3万吨/年三元动力电池材料前驱体生产项目、动力电池三元正极材料项目(年产5万吨动力三元材料前驱体原料及2万吨三元正极材料)并补充流动资金项目。
本文相关数据仅供参考, 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,并承担相应风险。股市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