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了哪些?
1. 管辖2. 回避3. 诉讼参加人4. 证据5. 期间和送达6. 调解7. 保全和先予执行8.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9. 诉讼费用10. 靠前审普通程序11. 简易程序12. 简易程序中的小额诉讼13. 公益诉讼14. 第三人撤销之诉15. 执行异议之诉16. 第二审程序17. 特别程序18. 审判监督程序19. 督促程序20. 公示催告程序21. 执行程序22.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23. 附则二、关于回避的一些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应当自行回避,当事人有权申请其回避:(一)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近亲属的;(二)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;(三)担任过本案的证人、鉴定人、辩护人、诉讼代理人、翻译人员的;(四)是本案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;(五)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持有本案非上市公司当事人的股份或者股权的;(六)与本案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利害关系,可能影响公正审理三、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当事人有权申请其回避:(一)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受托人宴请,或者参加由其支付费用的活动的;(二)索取、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受托人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的;(三)违反规定会见本案当事人、诉讼代理人的;(四)为本案当事人推荐、介绍诉讼代理人,或者为律师、其他人员介绍代理本案的;(五)向本案当事人及其受托人借用款物的;(六)有其他不正当行为,可能影响公正审理的。在一个审判程序中参与过本案审判工作的审判人员,不得再参与该案其他程序的审判。发回重审的案件,在一审法院作出裁判后又进入第二审程序的,原第二审程序中合议庭组成人员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。审判人员有应当回避的情形,没有自行回避,当事人也没有申请其回避的,由院长或者审判委员会决定其回避。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告知当事人对合议庭组成人员、独任审判员和书记员等人员有申请回避的权利。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所称的审判人员,包括参与本案审理的人民法院院长、副院长、审判委员会委员、庭长、副庭长、审判员、助理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。条书记员和执行员适用审判人员回避的有关规定。标签: 民诉法司法解释18条
免责声明: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,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,如内容侵权与违规,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,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。联系邮箱:chuangshanghai#qq.com(把#换成@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