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观通财经网

微观通财经网

什么是利息税

来源:互联网

什么是利息税

利息税全称“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”,主要指对个人在中国境内存储人民币、外币而取得的利息所得征收的个人所得税。我国现行所谓“利息税”实际是指个人所得税的“利息、股息、红利所得”税目,主要指对个人在中国境内储蓄人民币、外币而取得的利息所得征收的个人所得税。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、停征或减免个人所得税(利息税)对经济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。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征收利息税。

利息税的相关知识

1999年,为了拉动内需,***居民消费,国家税务总局作出决定:征收利息税。

开征利息税初衷有三:一是抑制储蓄,“将存款赶出银行”,***消费和***;二是调节高收入,缩小贫富差距;三是增加财政收入,减少财政赤字。

利息税全称为“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”,主要指对个人在中国境内存储人民币、外币而取得的利息所得征收的个人所得税。

新中国成立以来,利息税曾两度被免征,而每一次的变革都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。

1950年,我国颁布《利息所得税条例》,规定对存款利息征收所得税。但当时国家实施低工资制度,人们的收入差距也很小,因而在1959年停征了存款利息所得税。

1980年通过的《个人所得税法》和1993年修订的《个人所得税法》,再次把利息所得列为征税项目。但是,针对当时个人储蓄存款数额较小、物资供应比较紧张的情况,随后对储蓄利息所得又作出免税规定。

根据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《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实施办法》,不论什么时间存入的储蓄存款,在1999年11月1日以后支取的,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滋生的利息要按20%征收所得税,至今已经征收了近7年时间。

标签: 利息税是什么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